下面为大家带来6月3日红房子论坛暨第四届复医院国际妇产科高峰论坛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分论坛和妇科肿瘤分论坛的精彩内容。
ErnestNg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促排卵治疗策略
ErnestNg教授是香港大学医学博士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荣授院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过度卵巢刺激对内膜影响,三维超声波、干细胞以及针灸等在生殖医学的应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多篇SCI论文。本次讲座,ErnestNg教授主要探讨了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促排卵治疗策略这一临床热点问题,为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方向。
ErnestNg教授主要就卵巢刺激方案,自然周期方案,生长激素应用,雄激素(睾酮和DHEA)应用四个方面开展本次讲座。通过对相关临床试验和动物试验研究的分析和讨论,指出:(1)、博洛尼亚标准定义的卵巢低反应患者行卵巢刺激治疗的IVF活产率:5%-7%/促排卵周期。(2)、高剂量的FSH、不同的促排卵方案、自然周期和DHEA并不会改善卵巢低反应患者的卵巢反应或提高妊娠率。(3)经皮睾酮和生长激素可能提高卵巢低反应患者的卵巢反应和妊娠率。ErnestNg教授最后强调说对于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促排卵治疗策略的研究我们还需要进行大型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更多的高质量的RCT试验将为我们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意见,并有利于优化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不孕治疗,提高妊娠成功率。
李路教授:克罗米芬对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复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女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路教授带来了一场关于“克罗米芬(CC)对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的精彩讲座。李教授指出,许多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反复移植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降低。目前,使用克罗米芬行卵巢微刺激的促排卵方案愈发普遍,但克罗米芬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变薄从而使得胚胎种植失败。为了进一步了解克罗米芬的这种负面影响,李教授比照应用激素替代周期(HRC)的患者CC疗法最后一天至移植日之间的间隔时间长短对妊娠率进行了评估,发现激素替代周期(HRC)患者中,在CC应用结束后30天内行冷冻胚胎复苏移植者显现出了较低的妊娠率,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CC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不利影响。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李教授提出,在使用CC促排卵方案的情况下,取卵后所获胚胎进行玻璃化冷冻,一段时间后复苏并移植,可能能够克服既往子宫内膜容受性差的主要缺陷,不失为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技术策略。
孙贻娟:囊胚移植的利弊和移植策略
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胚胎室副主任,上海市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实验室学组委员,青年委员,医学博士孙贻娟主任为我们带来了关于胚胎移植的利弊和移植策略的讲座。
孙主任谈到随着囊胚培养技术的成熟与提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囊胚培养和移植能显著提高每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囊胚移植比例逐年上升。囊胚已发育至胚胎体外发育的终末阶段,进一步筛选出合子基因启动正常的胚胎,并且经过发育中的修复,囊胚较早裂期胚胎非整倍体率下降,囊胚的高着床率使选择性单囊胚移植成为可能。尤其是目前二胎政策开放的环境下,对于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单囊胚移植是最佳选择。同时囊胚移植可降低宫外孕率;对于反复着床失败的患者来说囊胚培养与移植也是我们常用的手段;需要进行PGD/PGS的患者,胚胎培养至囊胚进行滋养层细胞的活检是目前最准确、安全有效的手段。
然而,囊胚培养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患者最后可能没有可移植的冷冻胚胎。对囊胚移植临床结局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如果移植与D3天同样数目的胚胎,囊胚移植的多胎妊娠率是显著增加的。同时有研究发现囊胚培养可能与单卵双胎增加有关,可能导致出生婴儿的性别失衡,可能影响胚胎早期基因印记的建立。
孙主任最后强调囊胚培养的利弊权衡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囊胚的形态学评估复杂且主观性强,我们无法从囊胚分级的描述中清楚了解囊胚确切的样子,并探讨了实践过程中需要谨慎考虑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决定患者移植囊胚的数目,哪些情况患者可以从囊胚培养中获益,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在其中的重要性等。
伍琼芳教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超长方案的临床治疗思路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伍琼芳教授在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和管理经验,她为在场的辅助生殖医学界同仁提供了一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超长方案的临床治疗思路。如何使辅助生殖中心工作安全而有序地进行?伍教授强调了风险的最小化与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尽力减少并发症,努力提高抱婴率。为了达到这两点,伍教授分享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治疗的关键步骤——超促排卵的宝贵经验。通过对该辅助生殖中心应用超长方案相关数据资料的分析,伍教授得出了超促排卵过程中用药及监控的关键步骤:(1)个体化促排方案:根据患者的年龄、AFC、基础FSH、AMH、BMI制定个体化的促排方案,尽量减少药物性低反应及高反应患者比例。在该中心对于卵巢高反应及正常反应患者多采用早卵泡期超长方案降调节+小剂量Gn启针,大大降低了OHSS发生率而提高了鲜胚移植率;(2)监测过程中,重视每一次B超监测及激素结果,及时调整Gn、LH、HMG的用量;(3)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增加夜针的HCG用量,提高卵子的利用率及优胚率;(4)在患者移植日根据获卵数、卵巢大小、HCG日激素水平及BMI决定是否移植,减少移胚数,提高鲜胚移植率,降低取消率,预防中、重度OHSS发生。最后,伍教授提出,超排卵是一项普通而多变的ART技术,其认识过程是螺旋式发展,其趋势就是获取优质卵子,减少风险,经济、简便、安全,最接近正常生理水平,适合于胚胎发育与内膜种植,值得大家进一步深入探讨。
张松英教授:剖宫产瘢痕与IVF
浙江大学医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生殖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委、临床学组副组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专家张松英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剖宫产瘢痕与IVF的讲座。随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使上胎剖宫产的孕妇风险明显增加,剖宫产瘢痕妊娠及其与IVF的相关性引起了临床医生的白癜风治疗中心治疗白癜风的口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