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疾病编码分析

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发病率低、不常见的疑难疾病,在ICD-10第三卷不容易直接查找到其相应编码。而临床医师经常来病案室检索一些疑难疾病,总结其诊断方法、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的一些情况,所以做好疑难疾病编码工作很重要。

实例

例1卵巢恶性Brenner瘤

根据肿瘤的编码原则,先查找肿瘤形态学编码,再根据指示查找部位编码。直接查找“勃勒纳瘤”,或以主导词“瘤”均查不到相应编码。

查阅相关文献得知,Brenner瘤是年由勃勒纳命名的移行细胞肿瘤,分为良性,交界和恶性三种病理类型,现译名为布伦纳瘤。

再以主导词“瘤”查询

—布伦纳

——恶性(M/3)C56

核对卷一,编码正确。

例2空泡蝶鞍综合征

以综合征、病或蝶鞍为主导词,都查不到相应的疾病编码。

详细阅读病案,查阅医学文献资料、并向临床医师请教,空泡蝶鞍综合征是因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压力冲击下突入鞍内,导致蝶鞍扩大,垂体受压而产生头痛、高血压、肥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蝶鞍综合征的病因明确,临床表现广泛,缺乏特异性,再次以“压迫”为主导词查找,也查不到。对于这种罕见疾病的编码,ICD-10中又不能直接查到其编码,在充分了解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基础上,编码人员分析讨论后认为该病是垂体受压引起的疾病,拟将其归类到其它垂体疾病E23.6,以供同行探讨。

例3胃粘膜相关性边缘区淋巴瘤

以“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均查不到相应编码。

淋巴瘤的编码区分其形态学很重要,查找相关文献,胃粘膜相关性边缘区淋巴瘤全称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属于边缘区淋巴瘤(MZL)的一种。MZL还有两种亚型:结内边缘区淋巴瘤(NMZL)和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SMZL),从形态学上MALT和NMZL其细胞形态类似单核细胞,亦称单核细胞样B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

—B细胞

——单核细胞样(M/3)C85.7

或者

淋巴瘤

—单核细胞样B细胞C85.7

均可查到;

SMZL形态上是B细胞淋巴瘤,索引查

淋巴瘤

—B细胞C85.1

核对类目表C85.1为未特指的B细胞淋巴瘤,但SMZL应为特指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C85.7。

例4淋巴囊肿

以“囊肿”,“淋巴囊肿”均查不到相应编码。

查找相关文献,淋巴囊肿也称淋巴管囊肿,是先天性淋巴囊未与静脉系统相连接或者手术清扫淋巴结后引起淋巴管闭塞,导致淋巴肿大形成的疾病。根据淋巴囊管囊肿形成的原因,其应分为遗传性及后天性两种情况。在掌握淋巴囊肿知识基础上,通过详细阅读病案及与该患者主管医师沟通后,了解到患者是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管阻塞引起的囊肿,为后天性疾病。查找

闭塞(管腔)

—淋巴管或淋巴水肿均可得到编码I89.0

核对卷一,编码无误。

例5Richter综合征

以综合征、人名直接查找,均查不到相应编码。

查阅相关文献,Richter综合征是由一种类型的白血病转化为或并发为另一种细胞类型的淋巴瘤,即经典型Richter综合征;或由一种细胞的白血病、淋巴瘤转化或并发为另一种细胞的淋巴瘤、白血病,这为广义的Richter综合征。详细阅读患者病案,患者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按编码规则如果有两个或多个发生淋巴、造血或有关组织中之恶性肿瘤的形态学类型(C81-C96),给出顺序编码,所以主要编码为C83.3,附加编码为C91.1。另外,Richter综合征的疾病诊断有多种情况,编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来源:《中国病案》,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inglawyer.com/szlblyy/84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