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在线丨精准显像肿瘤无处可藏吲哚菁

点击蓝色文字,轻松   近日,我院肛肠外科应用吲哚菁绿(ICG)荧光示踪导航系统成功为一直肠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实现了精准切除肿瘤、精准清扫淋巴结,避免了肿瘤残留,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今年61岁的王先生,四个月来间断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伴肛门下坠,行肠镜检查发现直肠下段菜花样隆起糜烂,环周生长,内镜无法通过,考虑直肠癌。行内镜下组织活检结果示:腺癌。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到我院肛肠外科,接诊医师李程为其详细查体,肿瘤下缘距离肛缘约3cm,为低位直肠癌,需要手术治疗。但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基础不太好,同时又非常担心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对是否进行手术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科室主任皇甫深强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带领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缜密、全面的评估,并与王先生进行了充分沟通,最终决定为患者进行吲哚菁绿荧光示踪导航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超低位保肛手术治疗。手术中应用吲哚菁绿作为示踪剂,通过专门的荧光腹腔镜系统示踪直肠的淋巴引流走向和分布。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如期进行。术中,皇甫深强带领团队首先在直肠粘膜下为患者注射ICG。在荧光腹腔镜下,短短几十秒内便可以透过腹膜观察到淋巴管和淋巴结由于吸收了ICG而发出荧光,医生根据荧光指引精准地找到直肠的引流淋巴组织(淋巴结及淋巴管),谨慎处理术区的每一个血管、神经及淋巴组织,手术顺利完成,整个手术过程出血很少。   皇甫深强介绍,ICG的临床应用提高了淋巴结检出率及手术安全性,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实现了精准切除肿瘤、精准清扫淋巴结、避免了肿瘤残留,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目前随着荧光显像技术的日渐成熟,吲哚菁绿荧光示踪系统在结直肠手术领域逐步得到开展。术前经静脉注射ICG,在近红外光源及荧光摄影机下,使含ICG的血管显影,术中对于近端肠管预离断位置具有指导意义,使术后因肠管血供问题致使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术中经直肠粘膜下淋巴网注射ICG,提高肠管周围及系膜根部区域淋巴结检出率,改善病情预后。对于存在肝转移的患者,术前静脉注射ICG后,亦可使局部肝转移灶显像,对可切除性转移灶精准定位。   肛肠外科针对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术式,已开展了经内外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ISR),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亦大大提高了保肛率,有效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本期文案丨李 程

版面编辑丨刘家麟

校   对丨谢沛倚 王 宁责任编辑丨张翠丽审   核丨王 磊来院就诊请提前扫描行程码、健康码,并截图保存!

往期精选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我院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安全发展不放松!我院开展消防安全督导及培训

来了,新闻快班车!

别忘了点好看哦!转发就更好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inglawyer.com/szlblwh/83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