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治不好病

今天也是从一个病例分享出发

跟大家聊一个医学话题

5岁小女孩患有腹膜后淋巴管瘤

摆在面前的治疗方法有两个

通过手术治疗

可以达到所谓根治的目的

但接近10公分的病灶范围广手术创伤大

术后很大可能伴有淋巴漏

我建议家长选择微创治疗

选用并发症更少的药物

也许它的治疗结果不那么惊艳

也无法达到“治愈”的完美结果

但是我们也不必赶尽杀绝

对孩子伤害最小的情况下

与这个淋巴管瘤和平共处

是一个勇敢而且以退为进的好选择

关于医学进步的故事也许你已经听过很多

现代医疗似乎总是能够回应我们的一些期待

无论是疾病痊愈或是症状的缓解

这似乎营造出一种医学是万能的

所有病都能治得好的假象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在我日常的临床工作中

我总是遇到怀着很高期待的病人家属

这种期待从感性上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从理性上而言可能是不切实际的

医疗在很大程度上有它自己的局限性

大部分的疾病没有单一成因

家族遗传、生活环境、精神状态综合作用下

导致某种疾病的发生

面对如此多的病因

治疗的选择就变得困难

同时存在的问题是个体差异

不同人对于相同治疗存在不同反应

科学方法的重复有效性

在复杂的人体上存在着变异

一些慢性疾病以长期共存的状态存在

虽然通过健康管理或者药物

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但我们无法真正摆脱它们

这也是现代医学的局限性

这是医学的不作为吗?

眼下真实情况恰恰相反

现代人不仅把生命的问题

甚至是社会层面的问题都当成疾病来对待

不惜花大量金钱

使用先进精密的仪器

买很贵的药吃

接受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肥胖疾病化”背后的原因

你是否考虑过呢?

因为相信“医疗是万能的”

因此有理由去制造出新的疾病

医患矛盾的关键就在于此

患者对医疗抱有过高的期待

而医疗局限性是无法回避的

我们通过科普和宣教

向大众解释和疾病和平共处的概念

把对疾病治疗的努力

转化为健康生活方式的管理

这一情况正在被更多人接受

但是这一过程是缓慢的

知道如何是健康的

和选择改变习惯之间

是一个质的飞跃

是对人性的考验

最后孩子妈妈选择了第二种治疗方式

这是半年后的随访结果

病灶已经找不到了

有问题扫下面这个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inglawyer.com/szlbljc/87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