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会前研讨会5反刍动物疾病诊

拼多多运营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700.html
第三届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

第三届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暨亚洲兽用医疗器械及药品展览会于年6月25-27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大会继续秉承“强有力的兽医诊断以提高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的办会宗旨,覆盖兽医检测诊断行业各领域,汇聚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带来全球兽医检测行业先进的科学解决方案。

会前研讨会-反刍动物疾病诊断今天的会前研讨会上,8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分享了他们在反刍动物疾病诊断方面的研究,本场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周向梅和马翀主持,以下为今日的会议笔记。

9:15am–牛病毒性腹泻,我们知道的这些事,迈克尔·蕾歇尔,兽医公共卫生

一、牛病毒性腹泻介绍

1.瘟病毒属成员(还包括羊边界病、经典猪瘟……)

a)几种物种和生物型(细胞病变/非细胞病变)

b)主要导致生殖影响(早期胚胎丢失、流产、死产、发育畸形)

c)免疫抑制

d)很少腹泻

e)粘膜病(持续感染牛的重叠感染)

二、牛病毒性腹泻的损失

1.世界各地的估计各不相同(每头牛30-美元)

a)模型显示BVD花费了很多钱

b)平均感染奶牛群~新西兰元(40美元/头奶牛)(10年)~新西兰元

c)其他估计为87美元/头牛

1新元等于5人民币

三、牛病毒性腹泻-感染时机最重要

四、持续感染牛

?妊娠45-天在子宫内感染

?终身病毒血症

?抗体阴性,病毒阳性

?往往病弱,反复腹泻和呼吸道疾病,肿胀

?大约1%的牛

?对流行病学至关重要-感染群体中的其他牛

五、幸存PI牛

?病弱(大多数人在出生前2年内死亡)

?经常死于粘膜疾病

?活力差

?但是,如果母牛达到繁殖年龄,后代也会健康

?公牛在精液中排出病毒

六、找到PI牛,一切都跟时机有关

?对控制至关重要

PI死得早(没有生产力)

病毒放大器/传染源

?诊断试验(病毒(Ag)经典试验两次)

?抗体ELISA

?抗原捕获ELISA(血液/耳缺)

?PCR(可用于混合样本)–血/耳缺/牛奶

?同时诊断为BVD

?怀孕时(“特洛伊木马”)奶牛携带PI——通常无法诊断

?Dam是血清阳性的(和其他许多牛一样),但可能携带PI

?持续感染的犊牛出生时

?血清阳性(像其他许多牛一样,母源/初乳抗体)-抗原也是阳性(可能被掩盖)

七、总结

?我们有工具(各种诊断测试)

?我们已经验证了它们;了解其性能特点;能力和缺点

?我们对这种疾病和它的流行病学有足够的了解-我们必须这样做

?首先移除PIs,然后接种疫苗或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

10:30am–羊病诊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杨增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羊病诊断的重要性

1.当前中国羊病多而复杂,混合感染、并发感染现象严重,必须依靠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2.实验室诊断是对临床诊断结果的确诊,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为制定可行的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4.为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依据,可以评价免疫程序的优劣,是修改完善免疫程序的依据。

二、羊病诊断存在的问题

1.过分依赖实验室诊断,忽视临床诊断

2.病料采集、保存与处理不当

3.细菌分离鉴定存在的问题

4.诊断结果与防治脱节

5.忽视定期检疫,做不到早期诊断

6.缺少快速诊断的方法与试剂

7.计算机网络诊断还不成熟

8.当前实验室诊断的乱象:

?利益驱使下的“过度诊断”、“夸大诊断”、“迷信诊断”现象。

?第三方检测机构、民间实验室、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检测实验室潮水般涌现,是好事但也问题百出。

?诊断试剂盒质量差异大,导致结果差异大。

?诊断人员技术水平差异大,会操作仪器的人非常多,能看懂化验单的人奇缺。

三、羊病检测诊断举例

(一)从羊伪狂犬病到渗出性皮炎的诊断

1.实验室诊断:采集死亡羊病变皮肤、脑脊液等组织,提取DNA,PCR扩增PRV(-),反复做还是(-)。

2.联系:猪渗出性皮炎

3.细菌分离培养: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

4.防制措施:隔离消毒、选用敏感药物治疗。

(二)羊感染犬巴氏杆菌的诊断

1.临床诊断:怀疑为巴氏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2.细菌分离鉴定:初次细菌分离结果为溶血曼氏杆菌、海藻比伯斯坦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以及产酸克雷伯菌,未分离到最具怀疑性的巴氏杆菌。

3.采集病料再次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从病死羔羊肺脏分离到疑似巴氏杆菌属细菌。

4.生化试验鉴定:巴氏杆菌属

5.16SrRNA测序:犬巴氏杆菌

(三)山羊与绵羊伪结核病的诊断

(四)小反刍兽疫的误诊

某羊场发生严重的乳房炎,治疗处理不及时,引发部分羊全身性感染,出现严重的高烧、呼吸困难。

11:15am–结节性皮肤病。组织和组织病理学及诊断,理查德·弗兰奇,美国俄亥俄州农业厅动物疾病诊断实验室

一、结节性皮肤病分布

二、结节性皮肤病

-结节性皮肤病(Lumpyskindisease,LSD)是牛的一种急性至慢性病毒性疾病,其特征是皮肤结节可能出现倒锥形坏死(坐輶瘤),并伴有持续发热的淋巴结炎。

三、结节性皮肤病病毒

?稳定性

–对热敏感-56oC灭活

–对日光敏感

–pH4.0或10.0灭活

–对洗涤剂、溶剂和常用消毒剂(苯酚、乙醚、SDS、福尔马林1.0%)敏感

–可在室温下干燥的结痂中存活多年(牧场-6个月)

–可以在冷冻组织中长期存活

四、结节性皮肤病宿主范围

1.水牛(不确定)

2.非洲水牛和其他野生有蹄类动物未被感染

3.可能实验感染

a)大羚羊、长颈鹿和黑斑羚

4.病毒会在绵羊和山羊身上复制

五、结节性皮肤病-病理,系统性的病毒性疾病

?皮肤

a)丘疹水疱型

i.丘疹变成灰白色,干燥并形成脱皮的结痂

ii.丘疹可能转化为水泡,罕见

b)结节型

i.丘疹引起的结节累及皮肤各层、皮下和肌肉组织

ii.坏死和脱皮留下无毛的疤痕

c)在这两种形式中,肺部出现结节

i.支气管肺炎

ii.咳嗽、流鼻涕、抑郁、厌食和消瘦

iii.经常死亡(有继发性并发症)

?淋巴系统

–淋巴结(引流受累部位)肿大、充血、水肿和出血

?呼吸系统

–严重而广泛的结节,分布均匀

-水肿、坏死,肺不张

?消化系统

–弥散性或局灶性

–黏膜损伤

?心血管系统

–血管炎

六、发病率/死亡率

1.发病率

a)3%至85%

i.与宿主与年龄相关

ii.与病毒毒株相关

iii.与媒介相关

2.死亡率

a)通常1%至2%

b)有时20%至85%

七、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来源

1.病毒来源

a)分泌物(唾液,鼻液,粪便)

b)疮痂(皮肤损害)-气溶胶

c)污染物(车辆,垃圾,毛发等)

d)昆虫(机械性传媒)

e)血液,尿液,和所有组织(包括胎儿和胎膜)都是感染性的

八、传播途径

1.主要途径:蚊子,苍蝇,蠓和蜱

2.次要途径:

a)直接接触皮肤病变,唾液,鼻流,牛奶,精液,肌肉

3.病毒可以在干燥的结痂中存活35天

4.传播与牛群转移和机械性传媒有关

5.无载体

6.LSDV可通过各种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但目前还不知道在载体中是否复制。因此,传播在本质上是机械性的,而不是生物性的。迄今为止研究的潜在载体:

7.蚊子:埃及伊蚊,斯氏按蚊,致倦库蚊

8.苍蝇:厩螫蝇,西方角蝇,Prostomoxyssp.,Haematopotaspp.,Biomyiafasciata

9.蠓:云斑库蠓

10.蜱:附尾扇头蜱,脱色扇头蜱,希伯来花蜱

九、临床症状

1.潜伏期

a)5天至5周

b)不明显(无症状)至严重感染

c)年轻牛更严重

2.发热

3.产奶量下降

4.跛行

5.隆起的、圆形的坚固结节合并成斑块

a)全身任何区域

b)可能转变成“坐輶瘤”和脱落

6.乳房或睾丸肿胀/压痛

7.舌头、牙龈和硬腭损伤

8.流产和不孕

十、剖检变化

1.特征性皮肤结节

2.胃肠道黏膜上的病变

3.肺脏结节

4.脾脏、肝脏或瘤胃出血

十一、人类传播

伪牛痘是由副痘苗病毒或伪牛痘病毒引起的疾病。

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一种病毒。

人类可以通过接触感染了牛丘疹性口炎的牲畜而感染该病毒,这种疾病在牧场主、挤奶工和兽医中很常见。

人类感染将表现为发热、疲劳和皮肤损伤。

十二、诊断

?临床

–疑似特征性皮肤结节(“坐輶瘤”),发热,死亡率低

?实验室检查

–qPCR,血液,精液,活组织检查

–电子显微镜结合病史

–病毒的分离鉴定

–血清学,可能与其他痘病毒有交叉反应

十三、结节性皮肤病预防和控制策略

1.预防疾病的传入;控制选项

?有关于结节性皮肤病的国家立法和应急计划

?对进口活牛有严格的规定和检测要求,并对所有进境牲畜进行边境检验检疫

?提高农业社区对结节性皮肤病临床表现的认识;与农民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就减少风险问题进行沟通

?加强主动和被动监视

?加强农场和价值链沿线的生物安全和病媒控制措施

?预先接种有效的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疫苗

2.一旦疾病在国家的一个有限地区出现,立即遏制和根除(南亚和东亚国家内部的挑战)

?使用已证明对结节性皮肤病有效的疫苗进行快速区域接种,接种覆盖率至少达到80%

?迅速消灭受感染的动物并向农民提供补偿:公平、及时和/或扑杀

?尸体处置、清洁及消毒

?流行病学调查和追踪病毒的传播

?禁止牛和水牛的移动和分区

?加强主动和被动监测?提高对LSD临床表现的认识,并就LSD减少风险问题与农民和其他利益攸关方进行沟通

?实施/提供牛只识别和疫苗接种记录系统

?在农场和动物层面控制病媒

3.高效快速控制,3-5年内根除

??已证明对LSD有效,且接种率至少为80%

?媒介控制

?移动控制和分区

?向农民和其他利益攸关方提高对LSD减少风险的认识和交流

?动物的识别和可追溯性,并有接种疫苗的记录

4.流行情况:动物损伤,兽皮损坏,产奶量下降,不孕

?不采取措施

2:00pm–牛白血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致病性的研究,杨奕,扬州大学

一、牛白血病病毒简介

牛白血病病毒基因组(≈bp)

?属于反转录病毒科,丁型反转录病毒属

?结构基因:gag、pro、pol、env

?非结构基因:R3、G4、tax、rex

?调控序列:LTR

牛白血病病毒的宿主

?自然感染:普通牛、瘤牛、水牛、水豚

?人工感染:绵羊、鹿、兔、大鼠等

牛白血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水平传播:注射、去角、直肠检查、昆虫媒介等

?垂直传播:子宫内感染、初乳

牛白血病病毒感染造成的损失

?淘汰率增加23%

?损伤免疫系统,对病原体易感性增加,对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

?产奶量降低约3%

?奶牛、肉牛及其产品进出口受到限制

二、牛白血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FRET-qPCR和ELISA检测

感染率

奶牛:(46.0%,/)

肉牛:(1.6%,22/)

病毒拷贝数

奶牛:(.57±1.55/mL)

肉牛:(.42±1.32/mL)

三、牛白血病病毒致病性研究

四、牛白血病病毒全长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五、牛白血病病毒分离培养

1.从BLV阳性奶牛的血样中分离PBMCs,与Tb1Lu细胞共同培养,每次传代时加入上一代感染细胞的反复冻融产物μL。

2.通过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细胞感染情况。

3:00pm–犬新孢子虫——我们在过去三十年中所了解到的情况,迈克尔·蕾歇尔,兽医公共卫生

一、犬新孢子虫

1.顶复门原虫,弓形体密切相关

2.年确定是一个新的疾病(在此之前,被当做弓形体)

二、犬新孢子虫-第一个十年

1.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被认为是导致牛流产的原因

2.恰逢澳+新/美国牛布鲁氏菌病根除

三、犬新孢子虫的损失

?系统的综述(Reicheletal.,)

?约篇文章

?16.1%的奶牛(美国49%),11.5%的肉牛

?犬新孢子虫导致的流产风险:

?3.5x奶牛

?9x肉牛

?全球年成本:13亿美元

?范围(6.33亿-24亿美元)

四、生活史

五、犬新孢子导致流产的诊断

胎儿组织的组织学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时可见处于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寄生虫

牛(或小牛)感染

?通过检测特定抗体

?IFATand/orELISA

?PCR通常检测不到

六、感染的控制(新南威尔士州)

?起点:27血清阳性

?淘汰15头牛,保留12头牛,但没有繁殖

?一年后:13头牛ELISA阳性

?前一年已确认12头

?1例新的(假定为产后)感染

?产后感染率/发病率低(1/~头牛/年)

?停止挤奶时淘汰-减少经济影响

七、犬新孢子虫的治疗

?瑞士小型研究(2)

?牛(85公斤)

?感染2×10^8犬速殖子

?半静脉注射/半皮下注射

?妥曲珠利治疗(1或6天)24小时

?%有效

?注意。速殖子感染/立即治疗

八、犬新孢子虫疫苗

?牛犬新孢子虫疫苗“灭活”速殖子疫苗(英特威)

?在世界上一些国家使用(美国、新西兰、哥斯达黎加)

?25%疗效(现已停产)

九、总结

?犬新孢子可能是牛流产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奶牛流产的概率比肉牛大

?全球:16.1%(奶牛);11.5%(肉牛)

?存在诊断工具,控制选项有限

?狗的控制,繁殖群卫生,测试

?没有有效疫苗;没有有效治疗

?确定诊断(使用正确的测试)

?建立传播模式(检测牛/狗)

?制定计划(繁殖群卫生,排除狗(野生或家养),测试和扑杀……)

3:30pm–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控制,米拉丁·科斯托维奇,Ellie有限责任公司

一、美国根除计划的历史概述

美国-疫病根除项目的开始:

年前,各种疫病根除项目就已经开始了

年,传染性流产委员会在美国动物健康协会USAHA下成立。这是美国首次统一流产的方法和规则

最初,美国各地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菌苗和疫苗,并在当地使用这些疫苗来对牛进行布病免疫。很快便发现这些疫苗大多数不稳定且具有毒力,造成的感染多于保护

美国–项目历史:

启动第一个国家疫病根除项目

S19疫苗首次现场试验

10-30%的阳性牛

已经开始接种S19疫苗,美国农业部对疫苗的生产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疫苗接种仅由获得认证的兽医完成

创建了第一个统一的流产方法和规则文件,这是进一步根除疫病的基础。UMR包括洲际间流动的最低标准。

美国–进展缓慢:

S19疫苗也会造成感染和布鲁氏菌的持续存在。出于这个原因,美国在年放弃了给成年牛接种全剂量疫苗(6x1CFUs),那时起布病的病例数开始上升

s进行试验以确定减少剂量(5xCFUs)的保护能力

开始减少成年牛疫苗接种剂量,病例数下降

根除所有可能的阳性牛,整个牛群的数量相应减少

RB51疫苗获得批准

阳性牛体内的布鲁氏菌数量减少至几乎没有

布鲁氏菌FPA试验被用作筛查或确认检测

二、塞尔维亚美国根除计划的历史概述

塞尔维亚-疫病根除项目的开始:

s–非集中努力

南塞尔维亚有7%的绵羊和山羊呈布病阳性

北塞尔维亚仅有零星的布鲁氏菌病的爆发

疫病根除项目当时只覆盖了南部地区

所有检测费用和移除阳性动物的费用均由畜主承担

疫苗接种未用于控制布鲁氏菌病

塞尔维亚–国家疫病根除项目:

启动国家疫病根除项目

12兽医实验室覆盖了所有地区,每个实验室负责一部分区域

每个实验室都与政府签订了一份合同,负责布鲁氏菌病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家和经认证的兽医每年访问每个农场

疫病根除项目基于检测结果和阳性牛的扑杀

扑杀阳性牛、绵羊或山羊后,均会给畜主相应的赔偿金

阳性动物的肉类不可食用

国家规定禁止向所有有阳性动物的农场分发牛奶,直到连续两次检测结果为阴性

建立集中在线数据库,记录所有阳性病例

塞尔维亚–完全根除:

在年之后不久,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率下降到1%以下,然而,由于幼年动物的潜伏感染,流行率仍徘徊在1%。

5开始了一项新计划,即全面清除阳性动物畜群并提供全额赔偿以完成该计划。此外,还制定了新的诊断方案,建立了新的集中实验室和动物诊断数据库。

不久之后,布鲁氏菌病被完全根除。

塞尔维亚的疫病根除项目从未停止。每年约有15-20只动物检测结果呈阳性,而这些动物是从邻国走私的。

三、美国、塞尔维亚根除计划的相似性

四、疾病引进

五、传播途径

六、根除

疫苗:所有牛均接种RB51疫苗

诊断:

阴性牛群

玫瑰花和OPSiELISA试验确认

接种疫苗牛群

所有牛进行FPA试验

阳性未接种疫苗牛群

OPSiELISA或FPA

第三届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

暨亚洲兽用医疗器械及药品展览会

.6.25-27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

大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inglawyer.com/szlbljc/83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