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软组织良性肿瘤中较常见的有脉管瘤、神经源性肿瘤、脂肪瘤和纤维瘤等。影像学检查多以B超(浅表部位)、CT和MRI为主,其最大特点是能直接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和外伸范围,进而有益于诊断和治疗。1.脉管瘤脉管瘤又称管型瘤,通常指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1)血管瘤:血管瘤是口腔领面部较常见的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且大多发生于面颈部皮肤、皮下和口腔黏膜。颌面深部软组织和颌骨内的血管瘤相对少见。2.临床表现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或出生后不久。随着年龄的增长,病变可逐渐长大。毛细血管瘤多见于颜面皮肤,可呈暗红或紫红斑块,不突出皮肤表面者称葡萄酒斑状血管瘤,突出者为杨梅样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颊、唇、舌及口底,位置深浅不一,深则肤色正常,浅则呈蓝紫色。触之柔软,境界不清,部分可扪及静脉石,体位移动试验呈阳性。蔓状血管瘤有搏动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表面皮肤由于缺血可发生糜烂和坏死并伴急性出血发生。3.影像学表现(1)海绵状血管瘤:B超声像图多表现为枝条和网状液性暗区,或为蜂窝多囊状肿物,头低位时该暗区可增大,若有静脉石,则有强光团影出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囊内有片状低速静脉血。平扫CT常为软组织结节、条索增生或肿块表现。增强CT可呈不均匀强化表现。海绵状血管瘤内可显示圆形低信号静脉石影,其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常为多团状表现。增强MRI上,有时可见高信号的造影剂流入血窦内。(2)蔓状血管瘤:B超声像图常呈迁曲的多囊或管状液性暗区,内有稀疏光点流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其内有囊管样高速动脉血。蔓状血管瘤或动静脉畸形属于高血流病变,增强CT其内多有粗大或迁曲扩张的血管影显示。(3)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的形态表现和CT相似。T1加权像,病变多呈低、等信号。T2加权像,病变以高信号表现为主和低血流病变不同,高血流的蔓状血管瘤或动静脉畸形不论在T1或T2加权像均有丰富的无信号的流空血管断面出现,形态可为圆形、管状和弧形。1.以下不是海绵状血管瘤的特点的是:A.B超显影为蜂窝多囊状肿物B.增强CT可呈不均匀强化表现,显示圆形低信号静脉石影C.有搏动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D.体位移动试验呈阳性E.好发于颊、唇、舌及口底,位置深浅不一,深则肤色正常,浅则呈蓝紫色1.C。解析: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颊、唇、舌及口底,位置深浅不一,深则肤色正常,浅则呈蓝紫色。触之柔软,境界不清,部分可扪及静脉石,体位移动试验呈阳性。超声像图多表现为枝条和网状液性暗区,或为蜂窝多囊状肿物,头低位时该暗区可增大,若有静脉石,则有强光团影出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囊内有片状低速静脉血。平扫CT常为软组织结节、条索增生或肿块表现。增强CT可呈不均匀强化表现。海绵状血管瘤内可显示圆形低信号静脉石影,其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常为多团状表现。增强MRI上,有时可见高信号的造影剂流入血窦内。蔓状血管瘤有搏动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故C不正确。
推荐阅读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