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医院血管瘤
临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年龄较小但是病情比较严重的血管瘤患者,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弱,随时会抓血管瘤患处,容易引起破溃、感染,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血管瘤的继续生长。
但是在血管瘤增长初期,家长往往看不到,任由其生长。为了引起家长对孩子血管瘤的重视,大家就要先了解血管瘤增长前期的表现,以及对患者的危害,只有重视才能引起大家的警觉。
血管瘤瘤体增大、病情加重的信号
01血管瘤面积、体积增加血管瘤有增长的趋势,表现为面积、体积的增加,而且短期内变化较大。
02颜色的改变例:草莓状血管瘤如果出现发白的迹象,提示瘤体在向周围进展或向深处发展;海绵状血管瘤如果由蓝色变成紫红色,则提示其在向混合型血管瘤发展。
03数量的增加血管瘤数量的增加是代表血管瘤增长的明显征兆之一,大家看到的血管瘤初期只局限在一个部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在周围或其他部位发现相似症状的血管瘤,或者其他不同类型的血管瘤。
04疼痛血管瘤局部出现疼痛则提示血管瘤可能压迫神经、侵犯关节、侵犯骨质等,也同样是血管瘤继续增长的信号。
05无力生长在四肢的血管瘤,随着病情逐渐变化,患者会出现无力的现象,严重者会出现肌肉萎缩,往往会误以为是疲劳引起,而耽误诊疗,这也是血管瘤持续增长的症状。
血管瘤持续增长对患者的影响
严重影响容貌:特别是生长在面部等暴露部位,由于血管瘤快速生长,局部突起变形,影响容貌。
加重心理影响:当儿童有自我意识,认识自我的容貌缺陷,会产生心理的负面影响甚至异常发展。
破溃感染:通常发生在生长最快的时候及局部张力大的部位。在溃疡基础上可继发感染。
侵犯周围正常组织:血管瘤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面积扩大,或往皮下发展或往皮表突出,由于瘤体引起占位性病变,挤压或压迫了周围正常组织,引起正常组织的功能受限。
医院医生提醒:
患者及家长一定要随时注意病情的变化,发现血管瘤最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要拖延治疗。否则只会使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甚至会留下遗憾。
文章来源:医院血管瘤
声明:本文系转载,仅作为传递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硬化网不代表作者立场
技术
指南
诊断及治疗指南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版)
硬化原理
聚桂醇注入到靶血管,迅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作用部位的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聚集、沉积,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同时,由于药品的化学作用,使血管内膜及淋巴内皮细胞产生无菌性炎症,纤维细胞增生,官腔闭塞,引起靶血管损伤,血栓纤维化,使其逐渐吸收、缩小至消失。
适应症及禁忌症
1
适应症
(1)增殖期婴儿血管瘤。
(2)各类静脉畸形、静脉淋巴管畸形和淋巴管畸形。
(3)动静脉畸形,经动脉途径实施有效栓塞后,进行静脉畸形硬化。
2
禁忌症
(1)婴儿血管瘤合并感染、坏死。
(2)脉管畸形血栓性静脉炎急性期。
(3)对聚桂醇过敏。
治疗原则
(1)治疗前须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严格掌握治疗适应症。
(2)结合检查结果对脉管畸形病变做好定位和定性诊断评估。
(3)合理借助X射线或超声设备的引导开展治疗,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4)制定全盘治疗计划的同时应注重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5)制定术后随访计划。
(6)术前告知治疗过程、风险及可能的预后。
治疗操作
1
术前准备
(1)实验室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象;体检:常规行体温、心、肺检查。
(2)治疗前患者应知情同意。
2
器械选用
(1)4.5G-5G头皮针,2ml或5ml注射器。
(2)发病广泛的脉管畸形应准备有X射线、超声影像设备的治疗室。
3
操作规范
1
血管瘤硬化治疗
注射方法:皮肤消毒后,取头皮针沿血管瘤周边的正常皮肤,行瘤基底部多点穿刺(2-5点穿刺/每次治疗),抽到回血每个穿刺点推注聚桂醇原液0.5ml,总用量3ml,间隔5-7天再次按前方法进行注射,两次治疗中穿刺点不应重复,均匀围绕血管瘤完成多点治疗,治疗后3天内局部可有红肿、皮温增高等需现场告知。
2
脉管畸形硬化治疗
术前消毒后用头皮针穿刺,抽得回血即可注射,静脉畸形选泡沫硬化剂为佳,病变直径10cm者应在影像设备监视下完成注射,泡沫覆盖靶血管70%为有效治疗指征,采取多点注射法,每点注射泡沫4-8ml,每次治疗泡沫总量40ml。
病变广泛者采用分段治疗方案安全性好。间隔5-7天后给予二次治疗,注射点尽量不重复,治疗泡沫硬化剂总用量的控制相同。术后肢体或躯干治疗部位,可采用加压包扎48小时。
4
操作要领
(1)穿刺前,做好穿刺皮肤部位消毒。
(2)穿刺时,在瘤体边缘正常皮肤进针,以免造成出血、感染。
(3)血管内缓慢注射。
(4)大型血管瘤,用大剂量多次注射时,应定期检查肝、肾、心、肺功能,严密观察,以防有损脏器并发症的发生。
5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瘤体完全消失,皮色正常。或口腔内小而表浅的瘤体脱落,创面愈合,无功能障碍者。
(2)基本治愈:瘤体基本消失,皮色正常,无功能障碍,但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需定期观察者。
(3)好转:瘤体明显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失,需继续治疗或手术整形者。
(4)无效:治疗前后肿瘤大小、颜色仅轻微改善。
不良反应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
注射后1h出现疼痛,一般情况下可以耐受,不予处理。确实不能耐受者可予以镇痛治疗。
2
小剂量、多点注射,每周治疗两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5-7天。
3
脉管畸形直径>10cm提倡在影像设备监视下治疗。
4
泡沫硬化剂制备取CO2为宜。
5
涉及一侧肢体侵袭范围广泛的脉管畸形采用分段治疗方案,每次聚桂醇总量≤10ml。
聚桂醇硬化治疗前后对比图
1
聚桂醇硬化治疗血管瘤前后对比图
术前
术后一周
术前
术后
2
聚桂醇硬化治疗脉管畸形前后对比图
治疗前
治疗后5年
术前
术后
视频欣赏
血管瘤的硬化治疗
超声引导下肝血管瘤聚桂醇硬化治疗
脉管畸形的硬化治疗
硬化网
投稿邮箱:
zgyh
tyt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