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液
由于淋巴管堵塞或受损,导致乳糜液(淋巴液和脂质)进入体腔而引起。乳糜液呈乳白色或粉色(带血),其特点是甘油三脂浓度高于血清中的浓度(通常>2倍血清或>mg/dL),胆固醇浓度低于血清胆固醇浓度。
细胞学检查以形态正常的小淋巴细胞为主。但脂质作为重要刺激物,随时间推移(几天到几周),会导致体腔液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加,甚至数量超过淋巴细胞。
图1乳糜液细胞学涂片,可见大量形态正常的小淋巴细胞,少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图片来源于:BSAVAManualofCanineandFelineClinicalPathology3rdEdition
乳糜液最常发生在胸腔,但偶尔也可发生在腹腔。其原因包括:
富含淋巴细胞的非乳糜液
在猫中,由于心脏病或胸部肿物,导致静水压升高,从而导致液体在胸腔内积聚。积液通常呈淡黄粉色,无乳糜颗粒,因此也不呈现乳糜状外观。
细胞学特点:富含小淋巴细胞,少量非退行性变化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常见于猫肥厚性心肌病,可能继发于猫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是特发性。当然,随着时间的延长,积液的细胞成分也会改变。
出血性积液
出血性积液可见于手术或非手术性创伤、凝血障碍(如灭鼠剂中毒)、肿瘤(尤其是血管肉瘤)、血管畸形、感染等多种疾病。
通常,出血性积液的PCV>3%,TP值不定。在急性出血性积液种,PCV与外周血相当,而慢性出血性积液的PCV通常由于稀释而降低。
直接抹片或淡黄层抹片(浓缩有核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观察到与血液相关的白细胞,一定数量的间皮细胞。对于慢性或既往出血,细胞学可见巨噬细胞吞噬的红细胞和含铁血黄素、类胆红素结晶,可能有或没有血小板。相反,急性出血无吞噬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分解产物。
对于慢性或既往出血,细胞学可见巨噬细胞吞噬的红细胞和含铁血黄素、类胆红素结晶,可能有或没有血小板。相反,急性出血无吞噬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分解产物。
在某些情况下,样本采集过程中的血液污染可能无法与真正的出血相区分。一般血液进入体腔后,血小板会快速聚集,脱颗粒并很快消失(6h)。所以观察到血小板凝块表明血管内采样(或超急性出血),而不不一定是真正的出血。
图2出血性积液中可见的巨细胞吞噬红细胞现象,提示慢性出血性积液。图片来源于:BSAVAManualofCanineandFelineClinicalPathology3rdEdition
肿瘤性积液
肿瘤积液最为复杂,可由任何积液形成的机制导致,外观、TP、TNCC特征不尽相同,可能为任一类型的积液。
进行细胞学检查十分重要,但积液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类型。圆形类肿瘤(特别是淋巴瘤和肥大细胞瘤)、上皮来源的肿瘤很容易脱落,而来源于肉瘤的肿瘤细胞很少脱落。此外,犬猫积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10%(即嗜酸性积液)时可能与肿瘤有关(淋巴瘤和肥大细胞瘤),也可能与过敏、寄生虫等疾病相关。
图3肿瘤性积液(淋巴瘤)。可见非典型大淋巴细胞,细胞核质比高,染色质细腻,多个大而明显的异常形态的核仁。图片来源于:BSAVAManualofCanineandFelineClinicalPathology3rdEdition
确定积液中肿瘤细胞来源相对比较困难,因为无论容易脱落的圆形类肿瘤、间皮瘤等,其形态都是圆形的。此外,炎症状态下的间皮细胞也会表现一定的恶性特征(大小不等,核质比差异大,多核仁等)。
对怀疑淋巴瘤性的积液可采取抗原受体重排PCR(PARR)进行检测,该方法有助于评估形态不显著的小淋巴细胞。此外,流式细胞计数可用于评估淋巴组织来源,免疫组化法可用于区分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常见于犬,在猫中不常见。出血性心包液常见于肿瘤(血管肉瘤、化学感受器瘤、间皮细胞瘤、异位甲状腺瘤)、感染(放线菌、分枝杆菌属、拟杆菌属等),或特发性原因。
典型的心包液多为出血性积液,也可能为高蛋白漏出液或渗出液。细胞学以红细胞为主,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反应性间皮细胞,淋巴细胞,很少有肿瘤细胞。
体腔液鉴别诊断流程图
修改自:TextbookofVetrinaryInternalMedicine8thEdition
参考文献
1.《BSAVAManualofCanineandFelineClinicalPathology3rdEdition》
2.《TextbookofVetrinaryInternalMedicine8thEdition》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