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精益求精专栏ldquo有蛋

李从悠 https://m-mip.39.net/fk/mipso_5488020.html

张家港精益求精专栏

“有蛋壳”的前纵隔神经鞘瘤

群内讨论

胸外科-马春平:

右上前纵隔偏囊性肿块,蛋壳样钙化、浅分叶,整体偏右,囊肿密度尚均匀、中央区无强化、张力高,蛋壳样钙化一般都是囊肿或感染吸收后的变化,这样的环形钙化一般都是感染后的钙化,支气管囊肿是真性囊肿,常伴出血和感染,可以有这样的钙化。考虑支气管囊肿>胸腺囊肿>皮样囊肿。

影像科-胡翼江:

右上前纵隔肿块(非囊性),轻中度强化,下部见结节状明显强化影,包膜钙化、边缘有浅分叶,其上缘见尾状突起,右侧内乳动脉(或颈部血管分支增粗);异位甲状腺肿>胸腺瘤;

影像科-李玉洁:

如果是神经鞘瘤,这个位置有神经经过吗?

影像科-黄植:

实性病变边缘包膜钙化?总体考虑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有钙化的疾病谱有胸腺瘤,巨淋巴增生症和淋巴瘤,生殖源性肿瘤,异位甲状腺,异位脾脏,不典型类癌,神经鞘瘤,轻度强化,考虑胸腺瘤,鉴别淋巴瘤。

影像科-沈丽萍:

胸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能考虑吗?

胸外科-徐辉:外科考虑的除了良恶性还有能不能手术(跟血管的关系)

南边老师解析:

胸膜内侧——定位前纵隔,包壳状钙化,边缘清楚、光滑,支持良性;整体边缘膨隆,内部密度不均匀,部分区域有轻度强化,胸腺瘤?畸胎瘤?胸腺囊肿不太支持,张力太高,甲状腺强化不足,不是很支持

1.似乎部分钙化包壳向内延伸;

2.密度不均,有高有低、部分疑CT负值,畸胎瘤的脂肪?但良性畸胎瘤一般不强化,除了感染肉芽肿形成;

3.强化+包壳钙化,胸腺瘤AB型最常见;

4.胸腺囊肿内部张力很低,分叶少见。

5.支气管囊肿合并感染可以这样,囊壁钙化少,但不能排除。

6.神经鞘瘤钙化少,包壳样更少,另外此病灶强化过满

7.淋巴瘤一般无钙化

8.甲状腺密度和强化都很明显

结果

术中所见:探查见前上纵隔肿瘤,肿瘤大小约5*5cm,包膜完整,质地硬,肿瘤与心包、主动脉弓、两肺、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无明显侵犯,境界清。超声刀逐步将肿瘤连同周围脂肪组织与心包、主动脉弓、两肺、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仔细分离,分次游离切断,完整切除胸膜肿瘤。

病理科-严俊:神经鞘瘤出血、囊变常见,如果出血,就可能有血肿机化、钙化

后话:

神经鞘瘤(Schwannomas)是周围神经最常见的肿瘤,约占良性软组织肿瘤的5%,绝大多数为良性,恶性罕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青年好发,无明显性别差异,单发为主,多为体检时发现。常见于桥小脑角区、颈部、肢体的屈侧、纵隔、腹膜后等。胸内神经鞘瘤最常发生在交感神经链或肋间神经的椎旁(后纵隔)。神经鞘瘤来自神经纤维周围的施万细胞(亦译为雪旺、许旺细胞),压迫但不侵入神经,可以手术完整切除而不损伤受累神经,对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

部分神经鞘瘤可见与两端神经相连的鼠尾征;神经鞘瘤也会出现“靶征”,多为瘤体中央区组织坏死、液化形成的囊变,在T2WI上表现为瘤体周围稍高信号,中央明显高信号,增强后周围强化较明显,中央无强化;轻至中度强化;出血、钙化、囊变少见(囊变不等同于AntoniB区)。

本例神经鞘瘤可能来源右侧膈神经分支(实际工作中,要注意神经走行存在变异的情况),文献病例报道的前纵隔神经鞘瘤常见于迷走神经来源。

膈神经主要由第4颈神经前根发出,第3,5颈神经前根可发支参与,在前斜角肌外侧缘上份形成主干,沿前斜角肌表面下行,在锁骨下动静脉间进入胸廓。膈神经在胸腔内由两层胸膜包裹,覆盖膈神经的胸膜较疏松,易于分离。右侧膈神经在胸腔内毗邻的结构由上而下有:右胸廓内动脉、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右侧心包。左侧膈神经在胸腔内毗邻的结构由上而下有:左胸廓内动脉、左无名静脉、主动脉弓、左侧心包。膈神经从主干形成处至入肌点长度为:右侧(24.50±2.30)cm;左侧(30.50±2.50)cm。膈神经从锁骨下缘到入肌点的长度为:右侧(16.50±2.17)cm;左侧(23.10±2.50)cm。

左、右迷走神经的行程略有差异。左迷走神经在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间,越过主动脉弓的前方,经左肺根的后方至食管前面分散成若干细支,构成左肺丛和食管前丛,在食管下端延续为迷走神经前于anteriorvagaltrunk。右迷走神经过锁骨下动脉前方,沿气管右侧下行,经右肺根后方达食管后面,分支构成右肺丛和食管后丛,向下延为迷走后干。迷走前、后干再向下与食管一起穿膈肌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分布于胃前、后壁,其终支为腹腔支,参加腹腔丛。

喉返神经发自迷走神经,左喉返神经跨主动脉,再返回到喉部,路径较长;右侧喉返神经在锁骨下动脉之前返回喉部,路径较短。临床上径路比较长,受损的几率相对较高。如胸部、肺部的疾病、甲状腺的疾病,以及喉部本身的疾病,损伤喉返神经后影响声带的运动,导致喉麻痹。

鉴别:

1.胸腺瘤:是最常见的前纵隔肿瘤,常见于40岁以上成人,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30-50%患者有重症肌无力(尤其是B2、B3型等);钙化常呈粗大钙化或包膜线状钙化,增强中等以上强化;

2.淋巴瘤:好发青少年,其次为老年,多为双侧性,多发结节感或融合成团,部分可呈包绕式生长,增强轻中度强化。钙化少见。

3.畸胎瘤:青少年儿童多见,囊实性或实性畸胎瘤多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密度混杂,液体、脂肪及钙化、骨化成分常见。而皮样囊肿可仅仅显示脂质及液性密度区,囊壁或伴有钙化。但畸胎瘤常常强化不明显。

4.胸腔内甲状腺肿:常与颈部甲状腺结构相延续,平扫密度较高(摄碘),强化显著!

5.气管囊肿:囊壁钙化常见,但病灶多位于气管旁,形态常较规整呈类圆形,主体结构不强化。

6.神经纤维瘤(孤立性),密度较均匀,囊变坏死少见。部分文献报道神经纤维瘤也可出现“靶征”,肿瘤实质区中心具有大量密实的肿瘤细胞紧密排列,多在T2WI序列上呈等信号,瘤体周围多为较为疏松的粘液样基质,在T2WI序列上呈高信号,当增强扫描时,中心区强化程度高于外周。肿瘤源于神经内膜、与神经紧密结合,术中无法完整切除。

推荐Takehomepoints:

1.前纵隔是神经鞘瘤不典型位置;

2.钙化(尤其是蛋壳样钙化)是其不典型表现。

病例提供:医院贾迪

编辑:黄植、严正平

审核:徐晓、南边

参考文献:

1.张冬梅,洪亮,马红伟,等.外周神经鞘瘤的超声特点及误诊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17(5),-.

DOI:10./cma.j.issn.-..05.

2.修志刚,吕发金,陈丽平,等.神经鞘瘤MRI影像诊断的多因素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15(4),-,.

DOI:10./j.issn.-..04.

3.邢千超,王胜林,梁凤英,等.中纵隔神经鞘瘤1例[J].实用放射学杂志,,36(10),-.

DOI:10./j.issn.-..10.

4.ZhuWP,ChenDH.Vagusnerveschwannomaintherightuppermediastinum[J].ThoracicCancer,2,8(6),1-5.

DOI:10./-.

5.饶圣祥,曾蒙苏,王冬青,等.软组织神经鞘肿瘤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39(12):-.

肺部影像联盟是专注于胸部影像与临床的公益学习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inglawyer.com/szlbljc/76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