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T增厚
颈项透明层宽度(nuchaltranslucencythickness,NT):指的是颈椎后皮肤与软组织间的低回声区(皮肤下积水),是胎儿颈项背部皮肤层与筋膜层之间软组织的最大厚度,反映皮下组织内淋巴液体的积聚。妊娠14周前胎儿淋巴系统未发育健全,少部分淋巴液聚集在颈部淋巴囊或淋巴管内,形成NT。14周后淋巴系统发育完善,积聚的淋巴液迅速引流到颈内静脉,NT随之消失。16周后改称颈后皱褶皮层厚度(nuchalskinfoldthick)。
遗传、解剖结构异常或感染导致淋巴回流障碍是NT增宽的原因,有的到孕中期还会发展成颈部淋巴水囊瘤(cystichygroma)。报道称早期NT增宽者10%合并染色体异常,主要有21三体、18三体、13三体、45X0(Turner’s综合症)等。此外还要排除心脏畸形,胎儿水肿,胸腔占位病变,骨骼发育不良、双胎输血综合症的受血儿等非染色体异常。总的来说,约80%-90%NT异常属一过性病变,胎儿正常。
NT增厚的定义:NT≥3.0mm。测量时机:CRL45mm~84mm(11+0~13+6W)。
临床意义:
(1)非整倍体(21三体和其它主要的染色体异常,NT增厚的严重程度是一个重要预后因素)(2)结构异常(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3)发育及遗传综合征(Noonan综合征、多发性翼状胬肉综合征、骨骼发育不良等)(4)TTTS(5)大部分增厚的NT可自行缓解,分娩正常新生儿。
临床管理:
(1)遗传咨询(2)cfDNA或CVS/羊膜腔穿刺(3)中孕期进行详细的解剖结构筛查和心脏超声检查(4)晚孕期定期评估胎儿健康情况。
2、NF增厚
妊娠15~23周超声检测到胎儿颈部皮肤增厚,是妊娠中期最早发现的超声软指标之一,也是最有预测价值的指标之一。早期研究认为,颈后皮肤厚度≥6mm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另有研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在妊娠20周以前,建议以颈后皮肤厚度5mm为界值。近期研究发现,颈后皮肤厚度值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而增大,故需要根据不同妊娠周数制定特异的界值。Smith-Bindman等研究显示,颈后皮肤增厚会增加21-三体风险,其似然比为17(95%CI:8~38)。若妊娠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正常,则颈后皮肤增厚的发生率较低。此外,颈后皮肤增厚也可能是胎儿水肿或淋巴水囊瘤的早期表现。
定义:颈项皮肤皱褶(NF)指的是在胎儿轴面上测得的枕骨外缘与颈部皮肤外缘之间的厚度。
NF增厚:中孕期NF≥6mm。
检出率:40%-50%的21三体胎儿和0.5%-2%的整倍体胎儿存在该现象。
临床意义:21三体的LR为11-18.6,是中孕期(15-20W)敏感性(40%-50%)和特异性(99%)最高的单个超声指标。
临床管理:(1)进一步详细的遗传咨询(2)非整倍体筛查或诊断(3)详细的解剖结构筛查。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于“西交一附院妇产科”,版权均为西交一附院妇产科所有,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