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专场ldquo青绣rdquo

时政

民生

热点

民俗

文化

新闻

旅游

“古老艺术·北川秦韵”戏剧专场演出7月23号至27号,也就是农历六月初三至初七,我县第十一届老爷山花儿会第二板块之一——“古老艺术·北川秦韵”专场演出在文化广场举行。

  活动邀请我县鲍家寨业余秦剧团担任主演,通过秦腔、眉户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打造“老爷山花儿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品牌,充分展现我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丰富的人文资源,提升大通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万余件“青绣”作品展现绚丽色彩

  花儿会期间,我县万余件“青绣”作品为游客展现绚丽色彩。青绣是对青海民间刺绣的又一称呼,是流传在农村妇女中的一项手工技艺,炕头、院落、地边,三五成群的妇女闲暇时围坐在一起,穿针引线、绣花学图、交流技艺,形成了流传百年的刺绣艺术。“青绣”在手法上有堆绣、平绣、盘绣、拉绣、牵绣、网绣等,在纹样图案上有绳纹、云雷纹、水纹、卷草纹及团形球花图案、菱形、方形几何图案等,形象上有人物、日月、花草、虫鱼和飞禽走兽等。展销活动上,20多名绣娘现场展示了青绣技艺,上万件绣品传递着青绣文化,让游客大饱眼福,选购自己喜欢的作品。

  

  近年来,我县依托全域旅游发展,将青绣产品作为我县旅游纪念品的一个特色品牌加以推广,多方位提升我县旅游业的品质和美誉度。

文化之乡古韵大通以“文化之乡古韵大通”为主题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品展示展销活动在花儿步行街举行。目前,我县的老爷山花儿会、河湟皮影戏和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傩[nuó]舞老秧歌、大通农民画、桥儿沟沙罐、老爷山朝山会、牛羊毛纺织以及金冲高抬、大通剪纸、回族宴席曲、眉户等73项传统文化、民间曲艺和手工技艺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科学、教育和艺术价值,更是发展地方经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销活动,是我县“非遗”保护成果的大集结、大展示,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非遗”的保护意识,营造有利于“非遗”传承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非遗”保护新格局。

监制/郑明善责编/张娟娟编辑/杨琳图文/满忠良许英杨彩霞郭万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inglawyer.com/szlblhl/52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