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侯主任保住了我的手指。”经过断指再植手术医院(以下简称“省立三院”)出院的卢女士发自肺腑地说。她的手指和手掌被绞肉机绞碎,医院都说要截肢后,她辗转来到省立三院求治。经过创伤与手足外科主任侯训凯团队长达14小时的精细手术,她的手掌不但没有截肢,如今手指成功保住了3个。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她由衷地感谢侯训凯团队的医者仁心和妙手回春。
近年来,省立三院创伤与手足外科团队不断强化业务素养,提升技术实力,坚持技术创新,以精湛的手术技术和多学科协作能力,让众多高难、复杂创伤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高效、便捷、最佳救治,帮助伤者回归正常生活。
争分夺秒:让伤者断肢再生
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只为让断肢再生。面对伤者的断肢残指,侯训凯团队经常面临是“截”还是“保”的严峻考验。
今年10月,侯训凯团队经历了一次重大手术考验,一名伤者被纺织机绞伤,从临沂专程送至省立三院,到医院时,伤者上臂已经完全离断、前臂不完全离断,由于大量出血,伤者已经出现失血性休克,断臂再植条件极差,手术风险巨大。
疫情之下,省立三院医务部、疾控部、手术室等积极协调配合,启动“边救治,边排查”机制,采取各方协同配合与各环节无缝衔接,伤者入院时,急诊科、ICU、创伤与手足外科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保障患者1小时内进入手术室。
为了救治伤者,医院成立了一支强大的医疗团队,由10名医师、6名麻醉医师、9名手术室护士组成,分三个组同时手术。侯训凯带领团队密切协作,移植重建3处动脉、8处静脉、20余个吻合口,期间还经历了一次大段血管痉挛、一次大段血管栓塞,先后为伤者重复吻合三次血管、三次通血,手术历经24小时,最终实现患者血运完全恢复。
同样,来自淄博的黄先生因驾驶摩托车时与一辆大货车相撞,导致左腿膝盖以下遭受重创,医院给出了截肢保命的治疗方案。后经专业推荐,在距离车祸发生10小时后,黄先生转到省立三院,寻求保肢的希望。
面对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的困难,创伤与手足外科侯训凯团队争分夺秒、竭尽全力,通力协作、密切配合,6小时时间里,克服一道道难关,顺利为其保肢成功。经过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和科学康复,黄先生膝关节屈曲活动达到90度,顺利康复出院。
断指再植:为伤者留存希望
生活中因为工作、劳动等各种原因,人的双手使用频率很高,手部长期暴露于外界,很容易受到外伤。对于断指再植,侯训凯一直坚持“应保尽保,能保尽保”,哪怕手术要冒很大的风险,他认为也是值得的。
回到文章开头,今年9月,卢女士被绞肉机绞碎了手指、手掌,她被连人带机器抬到了省立三院求救。经过近2个小时,才实现了人与绞肉机分离。
当天中午12时左右,卢女士顺利进入手术室,由5名大夫、2名护士组成的医疗团队又开启了一场“生死时速”的救治。由于手掌和手指被绞肉机绞成肉糜状损伤,治疗团队必须一点点清理,从中仔细挑选出破损的手掌和手指组织,分辨出血管,一点点拼接、搭桥、过血,直到次日凌晨2时,手术才宣告结束。
手术历经14个小时,医疗团队完成卢女士的5个手指全部拼接再植。经过后续的持续治疗,再植的5个手指中成活了3个,伤患不仅没有截指(肢),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手功能。
回想8月的一个病例,他记忆犹新。这个伤者手指不慎卷入了高速旋转的皮带,挫伤严重,医院均拒绝给予再植,转到省立三院时,再植条件已经非常差了,血管挫伤太重,最终侯训凯团队冒着巨大的手术风险,奋力挑战,通过手术反复取伤者自体静脉移植桥接血管,最终成功保住了伤患的手指。
在今年4月初,来自德州从事建材工作的王先生,也因一次操作失误,右手拇指被机器切断,被送至省立三院。万幸的是,离断的手指保存比较完整,为断指再生留下了希望。
在显微镜下,侯训凯对着细如发丝的血管穿针引线。3小时的凝神聚气,清创、修剪血管神经……终于,患者断指的骨头、肌腱、血管、神经等被一一缝合。最终,患者恢复良好,拇指功能逐渐康复……
侯训凯坦言,对于断指(肢)的每一台手术来说,哪怕只能救活一根手指,也会给伤者日后生活带来便利,并增加他们面对生活的信心,对于断指(肢)一定不能一截了之。
正因为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业务上钻研精进,努力为伤者点亮断指(肢)再植成功存活的“希望”。
精益求精:开拓显微修复重建
每一台断指(肢)再植手术都是高难度、高精密度的显微外科手术,手术要在比头发丝还细的血管上进行缝合,这对医生们的专业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必须要有极度的耐心和毅力,并且善于控制情绪,才可能保证手术成功。
如今,省立三院对断指(肢)再植手术更是精益求精。侯训凯在做断指(肢)再植手术时发现,有的伤者手指缺损,无法再植,必须全形再造,为此,他还给自己开了一门素描课。
“根据伤者的手型,想象出缺损手指的样子,描绘出来,再根据描绘出的样子对伤者进行断指的全形再造。再造手术,是对医者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有时真得很煎熬,但看到最终再造的手指,又感觉10多个小时的付出是值得的。”侯训凯介绍,手术再造,是需要精神支持的。为了更好地为伤者再造更完美的手指,他利用本来就很稀少的业余时间去学习素描。
省立三院创伤与手足外科下设的显微修复重医院精品特色专科,具备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并吻合0.2mm血管及淋巴管的能力,能熟练开展超级显微外科技术,这个技术在国内也处于先进水平。
正是这种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钻研精神,推动着侯训凯团队业务一直向前。科室已成功开展微小指尖离断,2岁儿童断指、多指离断再植等手术,断指(肢)再植(再造)技术不断攀登新台阶。
差异化发展:学科快速成长
省立三院创伤与手足外科的长足发展,医院坚实的土壤。近年来,省立三院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创伤与手足外科也非常注重学科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已有技术优势,与时俱进开展各类手足创伤、断指(肢)再植、四肢骨折创伤修复等急症手术,将“断指(肢)保全”由梦想变为现实,为众多断指(肢)患者留下正常生活的希望,送去健康福音;另一方面不断将学科做精做细,通过与国内及省内知名专家开展多种形式合作等方式,使各个亚专业取得快速发展,创伤骨科、手外科、足踝外科、糖尿病足专科、创面修复等专业领域声名鹊起,科室知名度逐渐增大,外地患者逐年上升,很多伤患慕名来院求治。
医者有仁心,慈悲济世人。如今省立三院创伤与手足外科团队以技术创新带动人才队伍快速成长,正朝着“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目标奋力前进!
专家介绍:
石恩东
创伤与手足外科主任医师,三级教授,知名专家
从事骨外科专业临床工作30余年,在骨外科常见多发病及疑难病,特别是骨与关节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颈肩腰腿痛、老年骨质疏松症与骨质疏松骨折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救治了大量疑难、复杂、危重症患者。骨科手术操作精细严谨。尤其擅长骨与关节损伤、脊柱微创、老年骨质疏松症与骨质疏松骨折、四肢矫形微创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下午(知名专家门诊)
侯训凯
创伤与手足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卫健委公派美国MissouriOrthopedicInstitute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创伤骨科、修复重建外科及手足外科,擅长骨折微创手术、骨盆及髋臼骨折治疗、骨髓炎及骨不连治疗、组织缺损及创面修复重建、断肢(指)再植、拇手指再造、复杂手足外伤修复重建、肢体严重外伤保肢、四肢畸形矫治、足踝外科疾病诊疗、糖尿病足综合治疗等。
山东省优秀医师,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院十佳管理者、十佳医师、最美医师。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搬移糖尿病足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创面治疗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及微血管网再生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肢体矫形重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复杂创面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显微外科分会、糖尿病足与慢性创面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冀少林
创伤与手足外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从事创伤外科及手足外科工作10余年,擅长断指再植、断肢再植、肢体毁损伤修复再造、游离皮瓣修复创面等,成活率接近%。擅长小儿先天性畸形矫正、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足踝外科疾病诊治等,在臂丛神经损伤修复重建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兼任山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创面修复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青年组委员,山东省老年与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创新与转化医学专业青年协作组委员等。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
来源:医院